?來源:直觀學機械
德國工業巨頭蒂森克虜伯的電梯業務易主了。為拯救公司的下滑業績,2月27日,蒂森克虜伯決定將電梯業務以172億歐元(約1325.6億元)的價格,出售給安宏資本(Advent)與盛峰公司(Cinven)的聯合財團。
為什么蒂森克虜伯要賣掉自己最賺錢的業務呢?同時,我們再一起了解一下這個德國工業巨頭的發展史、蒂森克虜伯在中國的情況。
01.172億歐元賣掉電梯業務
陷入財務危機中的鋼鐵工業集團蒂森克虜伯(Thyssenkrupp)將其電梯部門整體出售給由財務投資者Advent和Cinven組成的聯合財團。
蒂森克虜伯表示,電梯業務的出售價格為172億歐元。電梯業務是蒂森克虜伯盈利能力最強的部門,其產品廣泛應用在世界各國的辦公樓、賓館、購物中心以及公共交通等方面,經典的案例比如460米高的上海國際環球金融中心內就安裝了蒂森克虜伯的電梯,首都機場的T3航站樓也同樣應用了多臺蒂森克虜伯的電梯產品。
蒂森克虜伯電梯在全球擁有約53000名員工,幾乎占所有員工的三分之一。盡管鋼鐵業務處于虧損狀態,但僅本財政年度的第一季度,電梯和自動扶梯的銷售和維護就產生了2.28億歐元的營業利潤。
蒂森克虜伯近段時間來經營愈發不順。歐盟委員會禁止其鋼鐵部門與印度塔塔鋼鐵公司歐洲業務進行合并。該集團還曾計劃拆分為兩家獨立的上市公司,即工業公司和材料公司,但后又取消了拆分計劃,尋求將電梯業務單獨IPO或是整體出售。重重波折之后,電梯業務終于被出售了。
交易完成后,蒂森克虜伯還計劃以12.5億歐元的價格再次購買出售后的電梯業務的股份。據《金融時報》報道,繼電梯業務后,蒂森克虜伯可能會陸續出售其在全球的化學和礦業制造單元。
02.蒂森克虜伯發展史
蒂森克虜伯是一家多元化工業集團。材料業務是集團的傳統優勢,而與此同時,集團的資本產品和服務業務也在快速增長。
蒂森克虜伯是由不同的公司組合而成,它們分別是蒂森和克虜伯,二者于1999年合并。這兩家歷史悠久的公司都有著聲名顯赫的背景,同時都是鋼鐵產業中的時代佼佼者,它們的發展史更可謂是一個時代的掠影,而追根溯源去了解它們的歷史是我們首先要做的。
一、蒂森公司的歷史
蒂森財團是20世紀西德最大的財團之一,其總公司蒂森股份公司下屬有眾多的股份公司及有限公司等,其中鋼鐵工業是最重要的產業之一。
蒂森集團從事鋼鐵生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蒂森的創始人奧古斯特?蒂森于1871年建立蒂森聯合公司,1890年在德國的杜伊斯堡建立了第一座自己的采煤與煉鋼-軋鋼聯合企業。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該公司已經發展成為歐洲最大的采礦、冶金聯合企業之一,其擁有煤礦、鐵礦、鋼鐵廠、機器制造廠、運輸公司、軍火企業及商業企業等,形成了所謂的“蒂森鋼鐵大王”。
奧古斯特?蒂森死后,其子弗里茨?蒂森于1926年繼承父業,切實成為了當時德國的壟斷資本家,被稱為“魯爾之王”。到二戰前夕,蒂森所控制的聯合鋼鐵股份公司已經占了德國煤產量的25%、焦炭產量的20%、生鐵產量的38%和鋼產量的40%。
二戰期間,蒂森控制的企業全力為希特勒的法西斯戰爭服務。戰后,盟軍責令蒂森公司進行清算,其資產一度被沒收,不久又被返還。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蒂森公司已經成為歐洲最大的粗鋼生產商,在世界上則排名第五。
截至與克虜伯合并前的1998年9月30日,蒂森鋼鐵集團的鋼鐵雇員達到了39000人,年銷售額為155億馬克。
二、克虜伯公司的歷史
克虜伯公司的名字就像蒂森公司一樣源于一個家族的姓氏,而克虜伯家族的歷史,厚重到可以編纂成書。早在涉及到整個歐洲的三十年戰爭(1618~1648)中,克虜伯家族就第一次參與到槍械的制造業務中。
在19世紀初的時代里,弗里德里希?克虜伯認為煉鋼可以積聚財富,便于1811年創立了克虜伯鑄鋼廠。其于1826年去世前,將鑄造優質鋼的秘密和一個生產幾乎陷入停頓的小工廠留給了他的兒子——阿爾弗雷德?克虜伯,而通過他的精心耕耘和運作,最終得以締造一個克虜伯帝國。
從阿爾弗雷德?克虜伯出售給德皇威廉第一批武器開始,這個家族的命運就已被注定。阿爾弗雷德想制造大炮,威廉想購買大炮,這正可謂一場金錢婚姻。在阿爾弗雷德寫給德皇威廉的一封信中,他說到:我將自己的公司看成“一個國家的工廠”。也就是說,克虜伯已經超越了公司,并完全和國家的利益融為了一體。從那以后,克虜伯就以其民族的國家主義抱負而著稱。
在整個二戰期間,克虜伯為德軍生產了大量的火炮、坦克、裝甲、U型潛艇、部分艦船以及用于制造其它武器的特殊鋼材等。到1943年,克虜伯帝國直接或間接的雇傭人數已達20萬,不過戰爭中,克虜伯的工廠也遭受到嚴重的空襲,而隨著二戰結束后,美蘇冷戰的開始,美國和英國想重新武裝德國,克虜伯帝國則得以逃脫了戰爭的審判,成為“現實政治”的受益者。1951年,阿爾弗雷德?克虜伯在獄中待了不足4年后被釋放,其回到埃森后就開始重整家業。
不出10年,克虜伯帝國重新崛起。到60年代初,他的雇員已多達11萬,年營業額達到15億美元,躋身歐洲十大企業之列,其經營范圍包括造船、成套設備、橋梁建筑、化工、紡織、塑料、水處理、煉油和核反應堆等。1967年,克虜伯被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這家公司的董事長和CEO也不再是克虜伯家族的人。
1999年,克虜伯和蒂森宣布全面合并,形成蒂森克虜伯股份公司,同時,它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鋼鐵制造企業之一。由于有著同樣深厚的底蘊,二者合并后可以繼續發揚公司傳承下來的優良傳統。
克虜伯家族依靠鋼鐵起家,由于不斷地積累與創新,其所生產的鋼材可以用于制造性能出色的后膛炮,同時克虜伯在機械制造方面也有著強大的技術實力,這也使得克虜伯可以迅速轉變為一個軍工企業。正如前面所介紹過的,克虜伯家族將自身的命運和國家捆綁在一起,這也無可避免的在戰時,其要為國家生產武器或者軍需物資,克虜伯公司在普法戰爭以及兩次世界大戰中生產了現今看來都令人敬畏的武器。
03.蒂森克虜伯在中國
一、歷史溯源
蒂森克虜伯集團與中國的初次商業接觸要追溯到140多年前。迄今為止,中國已經成為蒂森克虜伯在亞洲最重要的市場之一。
1866年,以李鴻章為首的實力派主張用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和按照歐洲模式來改造軍隊。在這種大背景下,李鴻章與阿爾弗里德?克虜伯進行了最初的接觸。在李鴻章的積極運作下,第一個中國代表團于1866年7月27日首次參觀了位于德國埃森的克虜伯鑄鋼廠。
首次接觸后,雙方便開始了具體項目的實施。北洋水師選擇“定遠”、“鎮遠”、“濟遠”艦的建造合同也是源于該廠生產的軍艦的龍骨、護甲鋼板以及艦面的主炮、輔炮、彈藥、穿甲彈等均為克虜伯兵工廠生產。
新中國成立后的1955年,克虜伯派遣了一個代表團前往北京,成功地恢復了雙方之間的貿易關系,同時克虜伯開始向中國供應鋼材。
中國改革開放之后,對于克虜伯來說又是一個新的機遇。整個80年代,克虜伯都不斷地從中國接受訂單。1988年,克虜伯集團與中國鞍山焦化耐火材料工程顧問公司成立了第一家合資公司。90年代初,蒂森集團也成立了有中方參股的合資企業,即生產電梯和自動扶梯的山東蒂森電梯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合并后的蒂森克虜伯公司又投資建立了多家企業并實施了許多重大項目。
2005年,在北京建立的蒂森克虜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也證明了蒂森克虜伯集團長期扎根于中國市場的決心。
二、疫情中的蒂森克虜伯
自疫情爆發以來,國內最大的救護車生產企業江鈴汽車接到了數千臺救護車訂單,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傾力保障應急防控物資的生產。而作為全球領先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蒂森克虜伯也在全力保證著救護車關鍵動力零部件——凸輪軸的供應,為馳援抗“疫”提供“動力”。
此外,蒂森克虜伯在華運營公司于2月7日捐贈了200萬元人民幣,助力中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曼隆蒂森克虜伯電梯捐贈了價格20萬元的消毒物資馳援武漢雷神山醫院疫情防控。蒂森克虜伯電梯中國還參與到了支持一線疫情抗災的隊伍中,確保醫療機構的電梯設備正常運行,為抗“疫“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