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體制痼疾難治 老牌國企陷發展僵局
1970年,成都汽車保修機械廠創建,這家頗具歷史的企業,在計劃經濟年代曾經大放光彩。它的前身為交通部成都汽車保修機械廠,曾經是國家二級企業。建廠后的二十年間,成都汽車保修機械廠專業從事機動車保修機械、檢測設備的生產加工、維修及工程服務,公司生產經營的“成保”牌機動車檢測設備和保修設備產品為國內知名品牌。
然而,到9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浪潮席卷神州大地,成都汽車保修機械廠卻由于缺乏以市場為導向的體制痼疾,漸漸開始跟不上經濟發展的步伐,陷入了連年虧損之中,企業體制的弊端越來越明顯。
2000年,當時的成都汽車保修機械廠由于連年虧損,改制為由337名員工全員持股的成保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保發展)。然而,企業的組織管理創新,并非一朝一夕,雖然企業在2000年完成了全員改制的舉措,不少職工的心思也依然不在企業和生產上,很多管理人員則關注怎么進入董事會,搞起了內耗,虧損還在繼續加劇。一個曾經閃耀的品牌,漸漸黯淡......
2002年,獨具慧眼的夏朝嘉再一次出擊,將虧損十年的成保發展納入旗下。經過成保發展337名全體股東的同意,夏朝嘉以1:1.8倍的溢價收購了這家虧損十年企業的全部股份,成保發展成為四川禾嘉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自此帶領成保發展走上了“技術為王”之路,將其發展為行業內少有的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一條龍的綜合性公司。
那么,禾嘉集團給收購成保發展帶來了什么?從人員上看,禾嘉集團沒有過多介入,大多數崗位都保留了原班人馬,只是更換了頭銜。但從此后企業的發展來看,禾嘉的進入給成保發展帶來的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承諾
留用全體職工 堅持走產業發展之路
當時成保發展所處的位置正好是二環路光華村路口這一黃金位置,這使得禾嘉在進入成保發展的時候頗費了一番周折。企業的職工們擔心禾嘉進入只是貪圖這片土地,收購企業之后就清退職工,不會再走產業發展的道路。
在得知了這樣的猜忌之后,夏朝嘉當即就向職代會做了兩個承諾。第一留用全體職工,讓所有原來的員工都能夠繼續在成保發展就業。第二,繼續重點發展產業,讓成保發展始終處于行業龍頭地位。
這兩點承諾是基于夏朝嘉對成保發展的技術、品牌和未來的發展前景的看好。
抉擇
選定技術人才做領導 國內首創“工況法”扭虧為盈
不僅如此,夏朝嘉還確立了成保發展按照技術的價值鏈展開服務的價值導向,將成保發展的未來定位為一家科技型公司。為了更好的建立成保發展建立以核心技術為抓手的競爭優勢,當考慮戰略落地的新任總經理人選時,面對一位營銷副總和一位技術副總的CEO抉擇,夏朝嘉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具有計算機自動化控制技術專業碩士背景的公司技術骨干,也就是成保發展的現任總經理高建國。
高建國可以說是成保發展的“元老”。1991年,畢業于西南交通大學的碩士研究生高建國就已經走進了成都汽車保修機械廠,在電氣室從事電氣設計工作。
從1993年開始,高建國歷任公司電氣室主任、設計研究所所長等職位。在企業連年虧損期間,也是他作為技術骨干,受命為企業尋找項目、謀求生機。
當時,國內所有的汽車檢修設備都是為怠速法服務的,即在發動機空轉的情況下進行檢測。而美國基本上已經使用工況法,也就是按照常用的工況模型測量或檢測汽車燃油、排放等性能。
在了解到工況法之后,高建國前往美國考察工況法項目。經過反復論證,他最終認定這是一個可以拯救企業的項目。
禾嘉進入成保發展之時,也恰逢北京申奧成功不久,國內對于汽車環保檢測的要求大幅提升,工況法檢測手段成為了迫在眉睫的需求。
在禾嘉集團的支持下,以高建國為首的公司技術團隊研制出了全套工況法底盤測功機及控制系統樣機儲備技術,在2003年形成工況法產品,并首先全面推向北京市場。憑借著這一產品,當年企業就成功扭虧為盈。
這漂亮的翻身仗源于成為禾嘉集團的一份子之后,成保發展首先建立了現代企業發展和激勵機制,能者居上,打破了“鐵飯碗”,增強了企業凝聚力,內耗的問題迎刃而解。
夏朝嘉對成保發展定下了走“技術為王”路線的愿景。投入技改資金,引進了先進設備及技術人才。為了解決產能嚴重不足的瓶頸,還新建了位于成都新都工業東區的現代化廠房。
超越
超越制造商定位,做下游運營商,打通技術的上下游
讓高建國心服口服的還不止如此。工況法產品大獲成功,看起來成保發展只要做設備就足以活得很好。但夏朝嘉對他提出了新的要求:向產業鏈下端延伸,做下游運營商, 運營汽車檢測站。
對于夏朝嘉的想法,成保發展的經營層在當時卻普遍予以不太熱烈的反響,因為運營汽車檢測站對他們而言是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我們當時的態度其實是‘老板想去做,吩咐我們去做,那我們就去做’,我們并沒有覺得這個項目多有前途,大家都一門心思想做設備、賣設備,沒有想過做運營檢測站那么遠的事兒。”高建國坦言。
然而事實再一次證明了夏朝嘉雖然不具體參與經營,但對于宏觀大勢的把握極其準確。2005年左右,成保發展在沈陽市環保局建設汽車檢測站的招標中成功拿下了4個檢測站,每一個都帶來了持續、穩定、豐厚的利潤。貼近下游做運營商不但成為了公司的現金牛業務模塊,而且為打通技術的上下游,為客戶提供整套的解決方案奠定了基石。通過運營檢測站,公司的技術和設計團隊更加快速的了解了市場,通過分析用戶反饋信息,成保發展不斷優化產品設計,提高產品的性能,堅持以矢志不渝的匠心精神為用戶打造精品服務。
堅持
“技術為王”初心不改 減員增效引領行業發展
成保發展始終堅持踐行夏朝嘉定下的“技術為王”的路線。在技術引進和研發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擁有先進而豐富的技術儲備,獲得授權各項專利19項,參與了行業內19項技術的標準制定。
CEO高建國本人也成長成為了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我國平板式制動測試臺的產品標準就出自于高建國之手。
與此同時,成保發展還通過軟件開發提高勞動生產率,以成本控制拓展市場。由于確立了以技術為支持、以產品贏市場的方針,在產品設計和客戶服務上的創新使得成保發展在員工數量減少的情況下,財務及客戶滿意度等各項指標均大幅提升。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國內第一條機動車檢測設備,到國內第一條工況法汽車排放測試系統,成保發展一直引領著中國汽車檢測事業和汽車排氣污染物檢測事業的蓬勃發展,如今,成保發展已成為國內同行業中歷史悠久、規模龐大、產品品種和市場占有率領 先的企業之一。
在新時代,相信成保發展還將始終秉承專業、創新之理念,精益求精、與時俱進,為汽車檢測行業的發展再度增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