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于微信公眾號:
序 言
目 錄
< 點擊標題圖片 即可查看全文 >
01
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黃鐵軍和北航機器人所名譽所長、中關村智友研究院院長王田苗就《AI+具身智能,重塑產業未來新格局》這一前沿話題,進行巔峰對話。
黃鐵軍在對話中表示,以大模型為代表的時代是確定的,企業要在產業生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他認為:“這么多企業在創造一個智力時代,就像今天電力時代一樣,電力系統背后有千千萬萬的企業,大型智力時代背后也有千千萬萬的企業。”
王田苗在對話中表示,AI賦能制造產業有很多突破,但核心技術上還有很長的路。他認為:“‘機器換人’是一個不可替代的趨勢,對人形機器人需要理性看待,要更多關注于核心技術突破。”
創業者要重新認識,中國當下的科技創新有什么變化。我明顯感覺到,有兩個不同的賽道:一個是自主安全賽道,包括半導體、基礎軟件、航空航天、通信、能源可持續以及生物科技;另一個則是世界經濟賽道,比如新能源、無人駕駛、自動化、智能制造、AI大模型、數字貨幣等,它們浩浩蕩蕩重構著我們的知識結構,不可逆轉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我們正處于從GAI(General Artficaial Intelligence)往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的歷史時期,實現AGI需要三條技術路線并進,而當下大模型時代運用的是第一條技術路線,即大數據、自監督學習和大算力的合力。
1.《2023年度創業家榜單:給商業世界一個確定性》
創業黑馬發布《2023年度創業家》榜單,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瀾舟科技創始人兼CEO、微軟亞洲研究院原副院長周明,小冰公司CEO李笛,拓爾思創始人施水才,百圖生科聯合創始人兼CEO劉維,萬興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吳太兵,盤古智能董事長兼總經理邵安倉,追覓科技創始人俞浩,康希諾生物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宇學峰,智譜AI CEO張鵬,被評為“2023年度十大創業家”。
大模型的第一個確定性機會就是迎合國家戰略,助力產業智能化轉型和數字化升級。大模型有引領新工業革命的潛力,大模型推動的智能化才是數字化的頂峰。第二個確定性機會與安全相關。
當下用大模型做To B服務提升企業的數智化水平依舊面臨很多挑戰。大模型不是紙上談兵的事情,創業在起步的時候,要把不確定性轉化為確定性。大模型團隊要跟行業伙伴一起配合打磨,了解他們的痛點和最后一公里,把大模型轉化到具體行業場景當中,真正讓大模型走向實用。
今天從技術角度上,AI解鎖了很多。但在商業化上,還需要面臨非常巨大的創新變化。過去商業化的方法是多年來都在用的,包括像API調用的方式。但這種調用方式,并不能給AI企業帶來足夠的價值回流。新的時代需要構建新的商業模式。
我們構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千億參數的生命科學的基礎大模型,基于此取得了40多個不同領域的世界第一,打破了AlphaGo在蛋白質結構預測領域的記錄。更重要是,在多個缺乏生命科學數據的領域,我們證明了大模型的力量。基于這個平臺,我們也找到了很多靶點藥物、新型基因療法,再到合成生物學的碳捕獲蛋白、降解塑料的新型生物酶等,也就是生物界不存在的蛋白質和生命體,我們開始邁向“設計生命”。
大模型產業落地需要解決“合規可信、模型安全、數據質量、業務深度融合以及部署成本”等五大問題,未來大模型在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和賦能中有非常廣闊的市場。
7.《萬興科技吳太兵:AIGC時代,所有軟件都需要重做一遍》
AIGC本質上是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軟件,擁有數據的人就擁有了機會。同時,時代起了變化,在可見的未來里,企業要學會調整預期,要與時俱進,匹配符合時代發展特征的商業模式。
在創業黑馬主辦的“第15屆創業家年會”上,兩位投資人,四位探索汽車+AI、教育+AI、醫療+AI、工業機器人+AI的產業從業者,激情論述“AI如何賦能千行百業”。
周鴻祎硅谷之行后在黑馬直播間首次分享了他的見聞和最新洞察。周鴻祎表示,幾乎所有創業都在以AI為核心推進。整個創投系統大家都是 all in派,都不愿錯過這個大機會。
在中國,科技雖然從創新應用加中國紅利開始迭代,當迭代到第二圈半或第三圈時,就有機會沖到全世界前列。李豐認為,新的基礎設施,疊加正在快速增長且有巨大潛力的市場應用,也許AI在中國再迭代一圈半以后,可以進入世界領先的水平。
中國需要真正的硬科技。這是我們的壓力,也是我們的機會。我們為什么沒有出現大市值的公司?第一是創新不夠,第二是持續創新不夠,有的公司是靠一款產品打天下,上市以后有天花板,沒有持續創新的能力。創新能力不夠,賺錢能力就不能持久。
當前的人工智能時代我認為具有非常大的投資機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最底層是AI的基礎設施,再往上是多模態大模型,之后是AI賦能舊場景和AI創造新場景,再之上是具身智能。